历史文化
《瓮安调》记
瓮安调子③,世代流传。 ③瓮安调子:分为《茅草调》、《茶山调》。 ⑤刘文军:瓮安民协顾问。 ⑥杨胜兵:瓮安民协顾问。 ⑧国家版权认证:瓮安调2019年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、国家知识版权局认证。 ⑩选中版权文章:2022年9月在中国文联权益保护部开展的“我身边的知识产权保护故事”征文活动中,杨俊松撰写的《登记注册亮身份 高效推广瓮安调》一文被选用。《瓮安调·喜迎党的二十大》获优秀宣传视频三等奖。
下司记
从家行四十余里,由牂牁楼入。前行百米,左塑石雕,虽无巍峨耸立,却精致栩栩,观者无不肃然。千里于成都问赋司马相如,传古今之佳话。 左又一石桥,过桥书声渐浓,向前行百步,至于门前,上有匾书“旗山书院”。心之所向,下司文脉非兴于一时也。瞻仰红色圣地,缅怀革命先烈。主席行居,傅家祠堂。下司何其荣光。今日下司,德泽福地,承历代文脉之遗韵。
立春赋
立春赋梅蕊融雪,农历尽腊。民间抟泥牛,庆新岁首映之立春。人心欢而眉色舞,黎庶欣欣。观夫拜农神于乍曜。劲震阳气以升腾。舞袖翻飞,招青阳而款款喧畅。牯暴筋骨而蹄奋。地喷阳气而籽萌。嗟夫,一年之计奋于春首。一生之计根于俭勤。立春古俗载诸史简。立业箴言直驻人心。 作者简介: 肖开茂,中国科学诗人协会、北京诗词学会、贵州散文学会会员,退休教师。现受聘为“中国辞赋之乡”瓮安辞赋培训创作基地教师。
花桥赋
花桥赋瓮水之西,其山巍峨。横架卧虹,名唤花桥,而后方圆数里皆为所指。俯察群山渺渺,若书叠放。 北有学府,厚德庠黉①。瓮安二中,书声琅琅。特工冷少龙②,生于花桥,投身革命,一封家书述衷肠,家国情怀,事迹名扬。 嗟乎,花桥璀璨,胜地荣榜。奋进时代,花桥百业兴旺。步履花桥,登穿云楼,有感而诗曰: 花桥流水粼波荡,云入清湖楼系雾。冷少农出生于花桥冷家堡(今清涟湖)。
蜜蜂赋并序
蜜蜂赋并序 惊蛰伊始,几日暖阳。窗前数朵月季初绽。墙外一匹蜜蜂来访。联翩浮想,遂乃赋曰: 美哉蜜蜂,灵奇无双。翩翩而舞,传信息以共享。作媒传粉一意拳拳,只为给瓜果以繁昌。夙志弥坚,心向朝阳。槐蕾绽紫,荔蕊呈黄,面临花海而不迷美色。伟哉蜜蜂,矫矫翔翔,奋翮红尘,远离肮脏。蜜甜沁心而百姓思源。作者简介:肖开茂,中国科学诗人协会、北京诗词学会、贵州散文学会等会员。现受聘为“中国辞赋之乡”瓮安辞赋培训创作基地教师。
新时代婚育文化记
计划生育,乃定基本国策。解决人口老年化,中华大地齐欢腾。优生优育政策,促进人口长期发展均衡。传统教育,民族兴旺。重视家庭教育,树立正确家庭观,弘扬“孝”、“和”。推进移风易俗,树立文明婚育观。“重领证,轻婚宴”,培养健康行为,树立科学生育观。家庭观,婚育观,生活观,关关树牢,蔚然成风。“国之大者”系人口,中华大地绽鲜花。②1982年“计划生育”制定为我国基本国策。③辛丑:2021年发开三孩政策。
红色瓮安历史上的今天:突破乌江 进军遵义
1935年1月3日,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再次组织强渡,一举突破乌江天险,向遵义进军。当竹筏快接近北岸时,在敌人前哨阵地下的石岩脚突然跃出五个人,向敌人进行猛烈射击。此后,二师六团接任前卫,于1月4日拂晓渡过乌江,后经猪场、挖龙坡、羊岩关,北渡羊岩河进入遵义县境,傍晚进抵团溪。1935年1月11~15日,中央红军大部队陆续离开瓮安猪场,开往遵义团溪地域。